-
“政法委”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黨委政法委員會的設立,是當代中國不同於西方司法體制的主要特徵之一。作為一種議事協調機制,政法委對分工、分立狀態下各政法機關的意志和行動進行統籌、綜合。那麼,政法委員又是幹什麼的呢?政法委員會是中央的一個工作部門,是中央的助手,是政治局、書記處的助手。[全文]
-
干預司法的鍋,不能只讓地方政府背
地方保護主義話語體系在當代中國司法體制改革中處於主導性地位。來自上級法院的意見或沒有正式行文的打招呼,成為審判中外部干預的主要形態。以抑制地方同級黨政機關干預,倚重上級法院管理為內容的研究,錯置了基本的關注方向。 [全文]
-
讀解雙規
原本在1978年12月中央紀委成立和1979年初彭真主持《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時,已經確立:紀委負責的案件是違反黨紀、政紀,檢察院監督的範圍則是犯罪。但1997年前後,紀委和檢察院在重大職務犯罪上的關係發生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的節點之一是紀委的“雙規”手段。[全文]
-
條條與塊塊關係下的法院院長產生
條塊關係是不同於西方學術典範的解釋中國現象的中國敍事框架。在中國政治語境中,較之中央地方關係更重要的是條條與塊塊關係。在武裝奪權年代確立的“塊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地方治理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獲得新的政治考量意義。[全文]
-
“黨管政法”思想的組織史生成(1949-1958)
本文對1949年至1958年間,“黨管政法”思想如何一步一步表徵、形成為清晰明確的機構的史實進行敍述,澄明其組織演化的線索主要在於訴訟結構和政治治理考慮。這一組織史表達,不僅只是一種歷史敍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