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犧牲紅利正在進行時!
疫情恢復後,經濟復甦股市大漲,龍頭股、科技股成為最大受益者。不出意外,今年中國又會多出上百個十億級美金富豪。2020新冠疫情大考年,價值創造者和利益獲得者完全錯配。在這裏,商業不是最大的慈善,商業是最大的慈善對象。犧牲紅利正在進行時,我們需要做點什麼了。[全文]
-
“新冠肺炎”造成巨大網絡恐慌,要想一個辦法
為中小企業和經濟狀況呼籲的人們,首先應該一起來降低社會的恐慌情緒。經濟是人和人之間的行為。在恐慌情緒下,人人自危,又如何開展經濟活動?湖北之外的省份在春節後應儘快回到社會運作的正常狀態中。湖北抓疫情,全國抓經濟。這樣我們才有更多資源支持湖北以及其他公共衞生事件。[全文]
-
中國能有今天,靠的是無法被定價的80年“犧牲紅利”
每一箇中國人,只要生於這個國家,就和這個國家歷史,文明和同胞有了一個不可撤銷的契約。這是一個以二千萬人生命的代價寫成的契約。這是一個民族復興的契約,一個人民共同富裕的契約。而這個契約又在建國後三十年和改革開放的四十年,通過所有人民的共同犧牲深化並昇華。[全文]
-
這個國慶,目睹光榮的迴歸
這光榮屬於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曾幾何時,我們的歷史被虛無化,我們的偉大被抹黑,這個創造了所有奇蹟的國家被羞於提起。讓這70週年國慶成為共和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這個國家將成為我們的信仰。在這個國家的榮光下,個體才能真正光榮。[全文]
-
精神從歷史中錘鍊
《中國精神讀本》收錄了從甲午戰爭到改革開放,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學家、革命家、詩人的代表作。這一百四十年的歷程裏,有我們最應該珍惜的時刻,流淌着我們的精神血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偉大斗爭還會繼續。這從歷史中錘鍊出的精神將成為我們前行的動力。[全文]
-
誰在供養中國的大學生?
得到如此多的支持,我們學生對公共服務的熱情和美國學生比卻少很多。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中有22%進入各種非盈利組織和政府部門。耶魯大學的比例為35%。而上海高校畢業生僅有3.74%就業於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全文]
-
劉慈欣的世界不適合天真心靈
在人類不斷征服自然的同時,也在很多人心裏滋長出一種天真的勝利主義。他們認為存在一種終極的價值體系,人性的光輝永遠不滅,個體的自由天賦不可侵犯,個人的權利高於羣體的生存。犧牲不再需要,苦難沒有位置。他們看不到過去的歷史,也看不到在他們所處泡沫外的現實。[全文]
-
帝國的反擊:中美博弈的大變局
上世紀美國分別擊敗了德國和日本的挑戰,這次圍堵中國,勝算幾何?中國已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中國既有一個巨大的國內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對外貿易國。更重要的是,中國崛起還只是少年![全文]
-
流浪還是回家,網絡何以泛起富人焦慮的泡沫?
上次看到“流浪”兩字,還是九一八那天重讀《松花江上》:“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那是怎樣的日子啊!沒想到,經歷了救亡、建國、奮鬥、崛起,和將近四十年的經濟奇蹟之後,中國一大羣財富階層,在中秋前夜集體喊起了“流浪”。[全文]
-
今天中國企業家的責任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含着用市場經濟來激發個體的能動性,推動經濟建設;用社會主義制度來推進共同富裕,最後達到社會公正。每一箇中國人,只要生於這個國家,就和這個國家的歷史,文明和同胞有了一個不可撤銷的契約。這個契約,就是中國企業家的財富責任。 [全文]
-
谷歌重返大陸之際,別搞錯了中美開放狀況
谷歌重返大陸之際,評論家們又在哀嘆中國社會的封閉。別搞錯了中美開放狀況:我們幾乎徹底而完全地擁抱了西方,我們想留下的,只是一條最後的底線:我們國家的歷史選擇,我們文化的基本認同,我們對自己生活的管理方式。 [全文]
-
中國崛起的歷史正義面前,先生們別犯糊塗
中美貿易摩擦,美國舉起的大棒,史上最大,十分嚇人。中國又到了眾志成城的時刻。但是,國內出於各個不同心態目的“低調俱樂部”的先生們開始發出種種“聰明的”“清醒的”“理性的”聲音。若沒有看清歷史正義的濤濤洪流,聰明的先生們便是在大是大非上,犯了大糊塗。[全文]
-
新媒體已是社會文化的塑造者,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當廟堂文化和江湖文化被擺在同一平台上時,廟堂文化作為相對嚴肅的一方,是很難和江湖文化搶奪注意力的。平台從社會文化的傳播者,演變成社會文化的塑造者。它們必然會受到社會各方力量的制約,併成為維護社會平衡的一部分。[全文]
-
問《無問西東》:過去的才是黃金時代?
和前三段相比,生活在當代的張果果是理想缺失的一代。這位清華學子最大的職業挑戰是幫廣告公司搞定一個奶粉客户,最大的道德掙扎是是否介入兩個只有英文名字的外企老闆之間的政治鬥爭。也許在《無問西東》導演李芳芳的眼裏,過去的時代是更美好的,有着理想而純粹的高貴。[全文]
-
星戰8十問
傳承星戰系列的一貫風格,“最後的絕地武士”是一部故事笨拙但卻極富娛樂性的電影。比起之前的幾部續集,這次情節裏多了些轉折和複雜度。星戰電影從不需要講究邏輯,它更應被歸為幻想片,而不是科幻片。我對"The Last Jedi”有十個疑問:[全文]
-
捍衞犧牲的力量
淞滬會戰八十年後的今天,中國重回世界之巔。我們航母出海,火箭登月,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中國奇蹟為世界矚目。在世界的舞台上我們重新享受久違的榮光。這所有榮耀的背後,是我們從那百年的苦難和犧牲裏磨練出的精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