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貴不貴?先看看國家的錢都投到哪裏了
中國幼兒入學率,公立佔43.3%,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全球排名較後。數年前,中國還在討論:義務教育是向高中延伸,還是向學前延伸,現在,學前教育沒定為義務教育,但已有了實質性、積極性變化。[全文]
-
大國不僅點名,還要點房
公佈全國城鎮住宅總套數、居住套數、空置套數等數據,將使目前數據混亂的現象大大減少,並能為政府和央行房地產調控提供決策依據,也為房地產商提供基礎數據。[全文]
-
貧困標準、基尼係數,五花八門的説法得理清楚
中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上也得到了不少肯定,但在輿論場上就部分問題探討時,還有爭議、誤區甚至謠言。下面就從標準差異、基尼係數和具體的社會保障措施上展開,看看貧困問題目前究竟是什麼狀況。[全文]
-
人均GDP深圳第一,北京、上海呢?
北京、上海的人口是2000多萬,且是省級框架,非主城區,如北京的延慶、密雲、懷柔、平谷等呈縣域經濟的特點,還有農業經濟,農村人口比重較大(北京12%,上海13%),由於農業經濟附加值較低,農村人口“被平均,拖了城市的後腿”。[全文]
-
中國工資總額只佔GDP8%?經濟學家怎會錯得這麼離譜
有經濟學家説,中國工資總額與GDP的比是8%,低於非洲。國際比較的基本原則是必須指標統一、方法統一、口徑統一;否則得不出準確的結論!國家統計局將職工分為城鎮非私單位、城鎮私營單位、農村單位,僅公佈的城鎮非私單位工資總額一項與GDP的比就達16%。[全文]
-
中美生活水平到底怎麼比才好?
常有人比較中美兩國居民的收入、價格和生活水平,有説美國比中國人高6倍,或者是多少倍。國際組織規定,涉及生活水平及貧困線,必須用購買力平價,用匯率是不科學的。由於中美兩國的居民收支調查統計口徑不同,換為統一口徑才好比較。[全文]
-
中國人的負債真的接近美國嗎?
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論據之一是中國政府債務嚴重。由於中國沒有官方統計,境外一些機構評估中國政府債務問題非常嚴重。中國政府組織了兩次了全面、深入地審計,實際情況與境外機構的評估大相徑庭!此後,中國政府債務問題嚴重的忽悠勁就小多了。[全文]
-
中國社保怎麼樣,你被專家忽悠過嗎
學術界在研究和介紹社會保障時,更多的是關注歐洲發達國家的情況,而社保和福利最好的是幾個島國或小國。中國社保費率高嗎?中國的社會保障範圍和水平究竟如何?社保兩字,牽涉到多少概念?[全文]
-
中國税負和經營成本真的高嗎?看完這篇就不會被忽悠了
中國宏觀(綜合)税負、特別是企業税負成為熱點。中國税負有兩個層面,一是國家税負,二是企業税負。各國國家税負的社會統計口徑不同,差別在哪裏?而最近文章爭論的中國企業税負的概念更亂,數據不同,意思也不同,其實是有五個概念。[全文]
-
質疑GDP前,至少請先搞清楚這幾個問題
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境內外從不乏質疑之聲,但國際權威組織,如聯合國統計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數據,卻與中國國統局的相近。許多質疑者沒有弄懂GDP核算原理及實際核算方法,特別是中國統計的有關規定。[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