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季度數據出來,還要不要“中國式QE”?
10月19日,我國主要經濟數據出爐,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實現4.9%,且消費、居民收入增速等指標也由負轉正。儘管這份成績單可謂全球最佳,但我國經濟發展也存在需求乏力的隱憂。在餘永定等專家看來,為了使經濟持續增長,政府應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全文]
-
應為四萬億計劃正名,財政赤字率3%不是金科玉律
儘管計劃存在缺陷,經驗教訓必須記取,但必須看到,沒有這個計劃,中國經濟不可能率先走出金融危機。但不知從何時起,財政赤字率不得超過3%成了金科玉律。有什麼道理?不知道,大概是教科書説的吧。[全文]
-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美國正在用美元淹沒全球
美聯儲救得了美國金融市場,但卻救不了美國經濟。一切取決於醫學科學是否能夠戰勝COVID-19。當美聯儲開始無底線地印鈔時,所有傳統規則、理論禁忌都被顛覆。中國需要思考清楚如何保護自身利益。[全文]
-
我反對脱鈎,關鍵在如何扛住被美國踢出全球價值鏈
我反對脱鈎,但問題是中國能否扛得住被美國踢出全球價值鏈。如果先做出一個政治判斷或者一般性結論,例如為了堅持全球化,我們一定要擁抱或者一定要自力更生、不怕脱鈎,這有悖政策制定邏輯。先考察不同產業鏈的具體情況,再考慮做出何種反應,才能維護我們的利益。 [全文]
-
中國創造了經濟奇蹟,有的人就來講“概率”
薩默斯從概率論的觀點來看中國經濟,這説明不了任何問題。即使中國經濟還在繼續高速增長,也並不違揹他所謂的“迴歸中數”。薩默斯沒有説,到底是通過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和機制,中國經濟增速一定會降到百分之三點幾。我不需要你給我講概率論,你要講具體機制。[全文]
-
面對美國攻勢,我們的希望在人民幣國際化
我們的希望在於人民幣國際化,原來的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推動方式有問題。現在機會似乎來了,美元信用在下降。大家知道美元上寫一句話"IN GOD, WE TRUST",但大家已經不太trust它了。[全文]
-
若人民幣匯率由7變7.01也不是大事,不要自己嚇自己
為什麼管理部門及很多銀行不得不採取一些非常極端的資本管制措施?這裏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的匯率基本不動。要維持匯率穩定,潛台詞是不能突破7,7是一個心理關口,只要到7就要採取不同方式進行干預,讓它不要突破7。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全文]
-
有些東西我們不能讓步,比如中國未來發展機會
談判之所以能取得結果,有一條非常基本的道理,就是貿易戰沒有贏家,傷敵一千必自損八百。中國應有理有節在WTO規則內進行合理反擊,此前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我們是以戰止戰,而並非中美之間緊密的經貿關係,相反,我們希望維持這種關係,之所以反擊,也是為了維持這一關係。[全文]
-
央媽還會擔心人民幣貶值嗎
企業投資意願不強的情況下,擴張性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在當前情況下,貨幣政策必須同財政政策相互配合。財政政策應該負起宏觀調控的主要職責。私人投資只有在看到公共投資為企業贏了創造了強烈的外部效益之後才會跟進,加大投資力度。[全文]
-
如果連“破7”都擔心,人民幣談何國際化
企業不能把所有風險都推給國家,也就是説,出口企業的風險不能轉嫁給老百姓。企業應該花點錢,做套期保值,自己努力做到收益穩定。對出口企業來説,這是企業應該要做的事。否則央行就成了保姆,什麼風險都承擔,企業沒有積極性去做套期保值,金融機構也沒法發展這種金融產品。[全文]
-
指責中國竊取技術知識產權,請美國拿出可靠證據來
雖然撰寫這份“301條款報告”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聲稱進行了多項調查,但所有調查對象都是匿名的,而且這些人的證詞與道聽途説幾乎沒有區別——那些話在法庭上是不可能獲得採信的。即便他們的證詞得到了採信,也不能明確證明外國企業被迫轉讓技術的情況在中國是普遍存在的。 [全文]
-
中國尤其不能用加息,來應對美國税改
我認為,中國有足以應對特朗普税改衝擊的手段。但從長期看,不管美國是否減税,中國都應根據自己的日程表推進税制改革。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的税費負擔依然較重。此外,中國應該儘快開徵房產税、遺產税、調整個人所得税結構和税率。我非常擁護儘快推出房地產税的主張。[全文]
-
報告解讀| 為何下調GDP增長目標?
新的一年,中國政府下調了GDP增速至6.5%左右,謹慎得超過學者們的預料。2017年的關鍵詞裏又有新面孔:貿易保護主義、為企業減税降負、港獨沒有出路等。政府工作報告裏的密碼,透露了什麼?觀察者網力邀11位學者解讀其中九大要點。[全文]
-
爭議人民幣破七 人民幣仍是強勢貨幣
在人民幣兑美元匯率逼近7的關鍵時刻,又恰逢美國新總統特朗普揚言在匯率方面給中國施壓,因此,人民幣貶值究竟如何看?象徵國家信用的數千億美元外儲的消耗、匯率穩定、資本項目可兑換之間,我們應該保哪個?真性情的“人民幣先生”餘永定教授,與復旦大學陳學彬、林曙教授展開非常詳細的討論。觀察者網獨家首發。[全文]
-
人民幣浮動 不值得恐懼
大幅度貶值25%以上的貨幣危機,主要會產生四個問題:通貨膨脹、主權債務危機、企業外債危機等。我國只有企業外債問題比較突出,但在過去一年中,也已經大幅度減少,應該不會因為人民幣的大幅度貶值而受到很大沖擊。相反,在中國目前經濟存在產能過剩、通貨收縮的情況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匯率貶值對中國經濟應該是利大於弊。[全文]
-
中國經濟怎麼走?他們一起發出聲音
經濟學界及媒體輿論對中國經濟走向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一批學者,他們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判斷,與流行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經濟學家。觀察者網力邀9位經濟學家探討中國經濟當前最有分歧的六大問題。這些經濟學家分別是張軍、林毅夫、朱天、餘永定、陳平、姚洋、屈宏斌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