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曾經落後,但我們要自信能在未來領先
當我們説中國古代的科技很先進的時候,我們指的是技術!中國的技術,確實曾經是領先的,後來落後了,明朝引進歐洲的紅衣大炮就是一個明顯的標誌。而在科學方面,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落後的呢?回答是:這個問題不存在,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有領先過![全文]
-
韓春雨撤稿一週年,大家還在拭目以待
在科學方面,韓春雨的實驗有沒有做出來過,這個方向有沒有繼續研究的價值,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在個人品德方面,韓春雨的表現基本上已經可以定論了:非常令人失望。[全文]
-
“只寫答案不給分”,這真的是為你好!
王師傅賣鞋,一雙鞋進價30元,甩賣20元。有顧客來買鞋,給張50元,王師傅沒零錢,跟鄰居換錢後找給顧客30元。事後鄰居發現錢是假的,王師傅只好又賠了鄰居50元。問,王師傅一共虧了多少?[全文]
-
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科普”
在面向專家的技術性文章和麪向羣眾的過於粗淺而往往不準確的文章之間,我們的科普工作存在一個巨大的空檔,即面向那些值得科普的讀者,準確而生動地介紹科學原理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什麼叫做“值得科普的讀者”?[全文]
-
量子保密通信好與壞?別把“李鬼”當“李逵”
後量子密碼術是個活躍的研究領域,但沒有在原理層面證明任何一個公鑰密碼體制可以抵抗量子計算機甚至經典計算機。量子密碼術是目前唯一能從原理上證明安全性的密碼體制。 公眾對量子通信應該有正確的概念,杜絕資本和輿論炒作,才有利於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全文]
-
韓春雨撤了論文,但撤不了科學之思
近日《自然·生物技術》撤回韓春雨副教授團隊去年發表的論文。一年多後,這場戲劇性事件終於給出了一個科學方面的階段性結論。 這件事,對韓春雨個人的分析又可以分為科學上和人品兩個層面。在這兩個層面上,韓春雨做的恐怕都不讓人信服。[全文]
-
除了作者和編輯,“撤稿事件”的板子還應該打誰?
近日,《腫瘤生物學》因作者編造審稿人和審稿意見而撤稿107篇論文,被撤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對作弊固然應強烈抨擊,但同時也可看出,這樣的作弊手段很低級,應該很容易被發現。那麼?當初該雜誌為何當初沒有發現,卻出現了大規模的“放水”行為?[全文]
-
楊振寧、姚期智恢復中國國籍,不亦宜乎
許多科學家當年加入外國籍,是歷史條件造成的糾結。現在中國國勢蒸蒸日上,尊師重道之風大盛,物質條件在許多方面也不遜於美國。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切都可按正常的路數做,不再需要糾結。正如姚期智所説:“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覺得萬分的欣慰與驕傲!”[全文]
-
在可控核聚變的道路上,中國走到了哪一步
最近,我國在核聚變領域連續取得重大突破。我國研製的核聚變堆核心部件在國際上率先通過認證即是典型一例。目前各國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進展非常緩慢,還有諸多難點要克服,但我國這幾次突破看似是“一小步”,卻很可能是未來邁向“星辰大海”過程中的一大步。 [全文]
-
玩遊戲還能為量子力學作貢獻?馬上來一發
現在媒體整天報中國在量子科技方面取得進展,一會是量子衞星上天,一會是量子通信線路開通,都是量子力學的應用。可見檢驗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有多重要了?現在有個“大貝爾實驗”,全世界動員志願者參與,目標3萬人。只需玩個在線遊戲,就能全世界的科學界作貢獻![全文]
-
工匠精神可沒提倡“守得住清貧”
“工匠精神”一詞在輿論場中常被過度解讀。某些情況下,把本該理解為負面的事給解釋成了正面;在另一些情況下,工匠精神掩蓋不了、甚至還加重了大方向的失敗。其實,工匠精神本來很簡單,只要迴歸原意,就能理解我們為什麼需要及如何去培養工匠精神。[全文]
-
建設網絡強國:印度不行,英法德日也不行
哪些國家能算“網絡強國”?美國當然是了。來看其他國家:日本是嗎?德國是嗎?英國是嗎?法國是嗎?俄羅斯是嗎?回答:都不是。天下網絡強國,唯美國與中國耳。[全文]
-
這些否定量子通信的説法,都錯了
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衞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引起轟動的同時,輿論界對量子通信的質疑也掀起了新的高潮,有人認為原理不通,有人認為它只是個擺設,更有甚者懷疑這是個騙局。面對這些錯誤的否定之聲,科學界應該做出專業準確的迴應。[全文]
-
韓春雨究竟做了什麼——一場我們身邊的科技革命
“就是你的內心一定要是一個什麼,比如我的內心,即使沒有發這篇文章,即使大家不知道有韓春雨這個人,我的自我認同一直是科學家,而不是科學工作者。”2016年5月,中國最熱的科技新聞人物是韓春雨博士,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有媒體評價他的成果是“諾貝爾級”的……[全文]
-
非得把為國效力搞成比慘大賽嗎
媒體上,好科研人員必定是“髒亂差窮不顧家”。現實裏,我的辦公室報廢一台打印機,要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和校領導簽字。中科院院士崔向羣的團隊最愁“沒錢發工資”。首席科學家果德安研究員為了讓團隊安心工作,“偷偷地”向所裏打了一年“白條”。科研經費報銷過程稍有不慎,很可能審計不過關,惹出“腐敗”的醜聞。[全文]
-
神童遭退學,如何看待現代版“傷仲永”
神童魏永康讀碩遭退學的事,又被一些媒體翻出來了。我14歲上科大,對神童的事想來有些發言權。太小受到媒體關注,對他(和很多其他神童)是個嚴重的損害。好比人家本來能達到100,媒體攪和一通説不定給搞成50,然後又來拿人家的不足大做文章,這樣是很不道德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