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印度還記得“不結盟”怎麼寫嗎?
很明顯,無論拜登總統意圖如何,特朗普發動的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都將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轉。四國機制和印太戰略這樣的舉措證實,拜登政府將別無選擇,只能在經濟和政治領域繼續與中國對抗,甚至孤立中國或與中國進行可能的脱鈎。[全文]
-
從進口到轉基因,種子安全有多重要?
以魔法打敗魔法,以猛獸馴服猛獸。為了避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出現“水氫發動機”這類笑話,我們應該提早地養一些“鮎魚”,在適當的時機放出來,用十萬伏特的電流,讓資本也抬抬頭,仰望仰望浩渺無垠的星空。[全文]
-
美國印太戰略“獅子大開口”,倒也動了些腦筋
作為“離岸平衡”的慣例,平衡手選擇的制衡方應當是具備較強的發展稟賦、但相比制衡對象發展仍顯不足的次一級強國。在這方面《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的表現無疑要好於“亞太再平衡”,畢竟指望日本和菲律賓、泰國這樣的國家去牽制中國,只能説明美國也是想瞎了心了。[全文]
-
避難後,這位民主黨參議員如此反思…
此次襲擊暴露了我們民主的軟肋,導致世界各地發出質疑:美國民主的未來是否陷入了危險?如果不解決這些軟肋,他們會指責我們偽善。為了讓美國民主繼續存活、讓美國繼續“捍衞”全世界的自由,我們要經受住這次考驗。全世界可都在看着我們。[全文]
· 這是美國的恥辱 -
“新愚昧主義”讓西方讀不懂中國,也讀不懂自己
歐洲中世紀的啓蒙運動本質上就是用理性主義代替了愚昧主義,推動了西方的工業革命。但進入21世紀後,西方又把自己的政治經濟模式以及一整套話語推向了絕對,形成了一種“新的愚昧主義”,結果自然是讀不懂中國,也讀不懂西方自己的很多問題。[全文]
-
英國會不會有一絲絲後悔?
英國脱歐後,成了局外人,連蹭熱點的機會也沒了。過去半年,英國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調整,對中國持有更大的懷疑和敵視,禁用華為5G,干涉香港和新疆等重大問題,同中國鬧得很僵。這樣的政治氛圍,中英談自貿協議,顯然不合時宜。[全文]
-
“燈塔”隕落,出路在何方?
要了解以“自由世界”領袖自居的美國怎會落到如此地步,就應該把神話和偶像崇拜扔到一邊,並回歸歷史。共和黨自1968年以來贏得了白人多數選票,民主黨則掌握了黑人和其他族裔的選票。這一巨大的歷史反轉,被裏根和特朗普放大,預示着美國將無可避免地陷入衝突。[全文]
-
美國要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國際社會的一員而已
如果説無知是傲慢之父,那麼“山巔之城”之説,更像是傲慢膨脹成為偏見。須知,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不過是國際社會的一員而已。當它承認這一點時,這是它從山巔走向平原的開始,山下的天氣肯定沒有山上那麼陰冷。[全文]
-
特朗普被踢出推特,下一個是誰?
如果政府封停賬號,會被譴責為“事前限制”;但對公司,法律沒有限制。這種事發生過一次,就可能發生第二次。臉書和推特都沒有主要競爭對手。公眾依賴它們進行未經“過濾”的溝通。我們該如何看待大公司巨賈老闆們的“封殺”權?[全文]
-
民主黨是在刁難共和黨建制派?還想和解嗎?
民主黨出拳的意圖,就沒想要和解,就是動用一切手段要讓特朗普難看。它的操作是一波一波來的,你不讓我達到目的,我就用下一波,下一波還達不到,我就再用下一波。核心目標就是要斬斷特朗普的政治前途,讓特朗普沒有通過法定程序再獲得公職的可能性。[全文]
-
“勤王”動員令是一場美國民主的911
美國民主在價值與制度上的韌性及自我修復能力,我們從1月6日衝突事件中兩黨與國會兩院的聯合護法行動中已可見一斑,但這種重建民主的共識在美國內外衝突條件下仍非常薄弱。這需要美國法治的力量、民主黨的政治節制、共和黨的政治反思以及美國社會的團結與和解。[全文]
-
外網討論“朝鮮戰爭”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我爺爺是第一批被派往朝鮮的士兵之一,他告訴我,中國捲入那場戰爭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中國在戰爭爆發前沒有參與戰爭的計劃,直到中朝邊界被美國轟炸。如果有選擇的話,中國不會願意不捲入這場戰爭。讓受害者為自衞行為道歉不可想象。[全文]
-
美國要打金融戰,咱就從戰爭學習戰爭
我問那些金融界大佬,金融的本質是什麼?他們説美國有一句行話,叫銀行家永遠願意借錢給不需要錢的人。銀行家的本質就是嫌貧愛富,然後你跟我説做金融就能全民富裕,開什麼玩笑?[全文]
-
民主黨能修復裂痕嗎?請拿起《為人民法》
但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在西方,那裏的民主規範已經奉行了幾個世紀。在這些國家,人們可以向選舉委員會、特別法庭和法院提起法律訴訟去解決選舉爭議問題。想想2000年布什訴戈爾案。有爭議的選舉不會以暴民暴動告終。但現在這種情況出現了。[全文]
-
想趁“疫”打劫的印度,為何最終受損最大?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中國,印度欲趁火打劫利用中國短期斷供吸引製造企業離華赴印,其定然不會想到自身最終會淪為受損最大經濟體,而其製造業訂單反而加速向中國流動……[全文]
-
蓬佩奧此時對台灣出手,也是算準了時機
從口罩到國會暴亂,乃至於其他國內重大事件,蓬佩奧都非常低調,小心翼翼地迴避任何可能惹惱福音派信徒的言行。比起那些在國會事件後離職的,或譴責川粉的共和黨人,或被特朗普痛責缺乏勇氣的彭斯,蓬佩奧相對不沾鍋,明哲保身,圖的自然是2024年。[全文]
-
民主黨要是逼迫太甚,美國真要脱軌了
如果民主黨繼續窮追猛打,想追究特朗普的責任,就會逼迫特朗普祭出各種荒腔走板的招數,比如自己赦免自己。而且對特朗普而言,即使自己逃過再次被彈劾,堅持到1月20離任,最大的隱憂還是無法保證在自己離任後不追究。[全文]
-
“軟實力”提出者:事到如今,我對美國依然有信心
即使是在世界各地抗議美國越南政策的示威人羣中,抗議者們唱的更多的也是馬丁•路德•金的《我們一定會勝利》,而不是共產主義者的《國際歌》。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元軟實力”。[全文]
-
美國在崩潰?三類變化,兩條證據,一點啓示
長期以來,中國人對美國存在着浪漫主義的想象。人們往往抽取出美國的積極面,比如民眾的善良、社會的有序、經濟的增長、種族的和諧、國家的崛起等等,將原因與內核都歸於民主的變量。現在,民主在衰老,美國在退步。“美國反對美國”狀態變得更加惡劣。[全文]
-
經歷過“戰時狀態”,才明白“權力下放給你了,你怎麼辦”
現在我們都知道“戰時狀態”,那意味着什麼?一旦發生什麼狀況,上面的文件只是原則性的東西,沒有具體執行規定,因為很多新情況大家都不懂,但我們做事的人又不能時時向上請示,分內之事要自己拍板自己做,但如果執行出問題,你要負責。[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華春瑩: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她做不來
-
美CDC候選主任:到2月中旬將有50萬人死於新冠
-
王毅:南海絕不是中菲解不開的死結
-
台軍新型船塢登陸艦全貌曝光 即將下水
-
“身邊人拿赦免做生意,獲利數萬”
· “請總統赦免我” -
佛羅里達州疫情“吹哨人”自首
-
白宮易主,9000洪都拉斯移民浩浩蕩蕩赴美
-
最後瘋狂!蓬佩奧兩天狂發40多條推特攻擊中國
· 趙立堅氣笑了 -
中國將向菲律賓贈送50萬劑新冠疫苗
-
見完特朗普,他的筆記被抓拍瘋傳
-
巴西批准緊急使用中國疫苗
-
拜登因安全威脅推遲彩排,就職典禮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
-
“所有美國人動員起來”,推特出手
· 特朗普推特,卒 -
臉書:不許發武器廣告,直到就職典禮後
-
抵達莫斯科機場後,立即被捕
-
俄議員因新冠去世:曾指揮切爾諾貝利救援,榮獲蘇聯英雄
-
美國新增確診18.9萬例、死亡2063例
-
歐盟罕見起草文件:對美元霸權沮喪
-
日本最高法院還是裁定他有罪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
-
-
菅義偉當上首相之後,工資漲了多少?
-
共和黨大會?還是特朗普“洗白”大會?
-
特朗普前私人律師:不要相信他説的每一句話
-
特朗普自稱在122度高温下演講:拜登行嗎?
-
風太大看不清提詞器,特朗普靈機一動
-
又雙叒叕被拒!
-
彭斯:不允許民主黨讓美國人少吃肉
-
美國人如何看待“封殺”TikTok?紐約小夥提到了個成語
-
福克斯名嘴唸錯卡馬拉名字還嘴硬:那又怎樣?
-
國運造就企業,企業也造就國運 ——為什麼Tik-tok不能出售美國業務?
-
支持者不戴口罩,特朗普這麼解釋…
-
英國外交部首席官員退休,曾把首相府重要官員打到住院…
-
“圍繞TikTok交易的部分收益要交給美國財政部,這是赤裸裸的搶劫”
-
“抄襲”產品,誹謗攻擊,為了針對TikTok,Facebook都做了什麼?
-
紐約抗議者遭便衣警察強塞進車
-
美國夫婦戴納粹口罩抗議:社會主義要來美國了
-
英國爆發反口罩示威:不戴口罩,不受檢測,不被追蹤
-
白宮和專家信息矛盾時該信誰?福奇:信我
-
“承認耶穌是黑人,否則我會殺了所有人”
-
白宮外,要建“黑宮自治區”
-